2013年7月27日
伏「見思二惑」的證量
四善根位~「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」 聖嚴法師
旭師的《釋義》第十六條,對此四善根位的說明是,由於修行四念處,加上四正勤,便能斷已生及未生之二惡,便能修未生及已生之二善。此有四個行位:
(1)勤觀四諦,能發相似理解,猶如鑽木生火,先得煖相,故名為「煖」。
(2)由修欲、勤、心、觀的四如意足,發生禪定,觀力轉明,如登高山,洞覽四方,故名為「頂」。
(3)由於定慧均平,善法增進,能成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之五根,安住不動,故名為「忍」。
(4)由修五根增長而成五力,能破欺、怠、瞋、恨、怨等五障,而將階於見道,於諸世間有漏位中,最為勝妙,是故名為「世第一」。以此有漏的聞、思、修三慧,作為增上緣,來資助本具的無漏種子,令發現行,便入見道位了。
「色界有漏善根」:
在此藏教相似即的行位中,已得相似解,有異於三賢的外凡位,而稱內凡位。又以其尚未出離三界,身住色界禪定,故此四善根位,仍居世間的有漏位中,唯其已是世間法中最勝殊妙的第一位了。
------------
通教觀行即 性地(伏見思二惑)
此處的第一乾慧地,因其猶在外凡位,尚未得到與法性理水相應的智慧,故名乾慧,這是尚未能用法性理水滋潤的有漏智慧。
第二是性地,至此便入內凡位,即是藏教的四善根位,於此位中,伏見思二惑,得以朦朧望見法性之空理,故名為性地;於通教便是相似即位。
錄自:天台心鑰 聖嚴法師
------------
按:
因近來有「伏見思二惑方能往生淨土」之說,若依教觀論之,能伏見思二惑的修證果位,藏教則須證入四善根位(四善根位~「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」),若通教則證入性地。(暫居色界四種禪定之中。)
因其境界頗高,故「伏見思二惑方能往生淨土」之說暫時存疑。
藏教的觀行即~五停心 (教觀綱宗 蕅益大師)
藏教的觀行即~五停心 (教觀綱宗 蕅益大師)
觀行即者,一五停心,二別相念,三總相念,外凡資糧位也。五停心者,一多貪眾生不淨觀,二多瞋眾生慈悲觀,三多散眾生數息觀,四愚癡眾生因緣觀,五多障眾生念佛觀。以此五法為方便,調停其心,令堪修念處,故名停心也。
------------
天台心鑰 聖嚴法師
「多貪眾生」:
依據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,即是《禪門修證》卷四所說,貪欲分為三類:
(1)外貪欲者,修行人於修禪定之時,貪欲心起,男子即緣女人,女人即緣男子,取其色貌姿容,威儀言語,煩惱心生,念念不停,此是外貪婬結使相發。
(2)內外貪欲者,修行人於修定之時,欲心發動,或向外緣男女身相、色貌、威儀、姿態、言語,或亦自緣己身形貌,摩頭拭頸,念念染著,起諸貪愛,障諸禪定。
(3)遍一切處貪欲者,修行人除了愛著前面的兩類貪欲境,並於一切五塵境界,一切資生之物,例如田園、屋宅、衣服、飲食等,皆起貪愛,不能禪定。有此三類貪欲,宜令修不淨觀。
「多瞋眾生」:
依據《禪門修證》卷四所說,瞋恚相發,亦有三類:
(1)違理瞋恚者,修行人於習禪定時,瞋覺熾然而起,不問自己有理無理,不問他人有犯無犯,無事起瞋,是為無理邪瞋。
(2)順理正瞋者,修行人於修定之時,實有外人前來觸惱,以此為緣,生起瞋覺,相續不息。
(3)諍論瞋者,修行人於習禪定之時,執著自己所解為是,他人的所行所說皆非,既對他人所說,不順己意,覺惱心起;
有一些修行人,對於財物尚可不太介意,遇到見解與自己不同時,便起大瞋怒。有此三類瞋恚,宜令修慈悲觀。
「多散眾生」:
依《禪門修證》卷四所說,稱為覺觀發相,亦有三類:
(1)明利心中覺觀發者,修行人因過去不深種善根,於修定時,都不發該書卷三所說的種種善法,僅有覺觀攀緣,念念不住。有時緣貪,有時緣瞋,有時緣癡;而所緣之事,分明了了。如是雖經年累月,而不發諸禪定。
(2)半明半昏心中覺觀發者,若修行人於攝念之時,雖然覺觀煩惱,念念不住,但隨所緣時,心中有時明利,有時沈昏。明利則覺觀攀緣,思想不住;沈昏則無記發呆,無所覺了。
(3)一向沈昏心中覺觀者,修行人於修定之時,雖心昏闇,似如睡眠,而於昏昏之中,仍切切攀緣,覺觀不住。有此三類覺觀散亂心者,宜令修數息觀。
「愚癡眾生」:
依《禪門修證》卷四所說,愚癡相發,亦有三類:
(1)計常計斷愚癡者,修行人於修定中,忽爾發邪思惟,作如是念言:究竟是過去的我及諸法為滅而有呢?還是現在的我及諸法為不滅而有呢?如此推尋三世之中,若謂滅而有,即墮斷見,若謂不滅而有,即墮常見。這般的用心辯解,能障正定出世之法。
(2)計有計無愚癡者,修行人於習禪定之時,忽爾分別,思惟覺觀,謂我及五蘊等諸法,是一定有呢?是一定無呢?乃至是非有非無呢?這般用心推辯,即障礙正定。
(3)計世性愚癡者,修行人於修定之時,忽作是念,由有微塵,所以即有實法,有實法即有四大,有四大即有假名眾生及諸世界,如此思惟,念念不住,能問能答,高心自舉,以是因緣,不得發諸禪定,縱然得禪定,亦墮邪定聚。有此三類愚癡,宜令修因緣觀。
「多障眾生」:
依《禪門修證》卷四所說,稱此為惡業障道相發,亦有三類:
(1)沈昏闇蔽障者,修行人於修定之時,沈昏闇睡,無記發呆,無所別知,障諸禪定,不得開發。
(2)惡念思惟障者,修行人欲修定時,惡念心生,或念欲作十惡、四重、五逆、毀禁、還俗等事,無時暫停,因是障諸禪定,不得開發。
(3)境界逼迫障者,行人於修定之時,身或猝痛,或見外境,或見無頭、無手、無足、無眼等,或見衣破、或覺陷入於地,或見火來燒、高崖墮落、二山隔障、有羅剎虎狼來襲等。有此三類惡業障,宜令修念佛觀。
2013年7月26日
【清淨佛心.清淨境界】
【清淨佛心.清淨境界】
~《佛七講話 第一集》七十年 第一期 第二天〈境由心現心逐念成〉
一心念佛,此心便是佛心。以此清淨佛心,必現清淨極樂境界。故念佛人能否往生,祇問此心,不關其他。
~智諭老和尚
------------------
《梵網經玄義》
一念體圓。名為理具。隨起念時。即名事造。良繇介爾所起之心。於十界中必落一界。一界既現。九界同彰。故地獄現時。一切法趣地獄。十界無非獄界。
又獄界亦能徧起十界。乃至佛界現時。一切法咸趣佛界。十界無非佛界。又佛界亦能徧起十界。法性自爾。非關強造。只因此介爾一念之心。必全攬法界以為其體。
~蕅益大師
------------------
徹悟大師遺集(淨土十要)
吾人現前一念之心。全眞成妄。全妄卽眞。終日不變。終日隨緣。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。便念九界。不念三乘。便念六凡。不念人天。便念三途。不念鬼畜。便念地獄。以凡在有心。不能無念。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。自等覺已還。皆悉有念。凡起一念。必落十界。更無有念出十界外。以十法界。更無外故。每起一念。為一受生之緣。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。未之有也。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。依正功德。以及萬德洪名相應。卽念佛法界也。能與菩提心六度萬行相應。卽念菩薩法界也。以無我心。與十二因緣相應。卽念緣覺法界也。以無我心。觀察四諦。卽念聲聞法界也。或與四禪八定。以及上品十善相應。卽念天法界也。若與五戒相應。卽念人法界也。若修戒善等法。兼懷瞋慢勝負之心。卽落修羅法界。若以緩輭心。念下品十惡。卽墮畜生法界。或以緩急相半心。與中品十惡相應。便墮餓鬼法界。若以猛熾心。與上品十惡相應。卽墮地獄法界也。十惡者。卽殺。盜。淫。妄言。綺語。惡口。兩舌。貪。瞋。邪見是。反此。則為十善。當密自檢點日用所起之念。與何界相應者多。與何界相應者猛。則他日安身立命之處。不勞更問人矣。
~徹悟大師
2013年7月3日
清楚照見自己的念頭
清楚照見自己的念頭 ◎文:釋繼程
修行,其實是一種打破慣性的方法。我們的慣性是隨著念頭轉的,現在要讓我們的心保持在某種程度的靜態,即相對的靜態,也就是讓心從妄念之流中抽離出來。就好像我們置身於人潮之中,若跟著人潮走,就看不清楚狀況。若能把自己從人潮中抽離出來,就可以看清楚了,倘若感覺自己的力量還不夠,就讓人潮走,也就是念頭走,而自己不隨著它走;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力量比較穩定了,就可以去觀察它。
在觀察的過程中,可以看到妄念反映的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、我們的個性、我們的煩惱,幾乎所有一切都會在妄念之流中反映出來。如果能夠把它看清楚,就可以看到很多東西。看到某個階段,我們的智慧漸漸提昇了,會發現由於對自己更加了解,因而對人性、對社會、對共住在地球上人類,也會有更多的了解。
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妄念——許多瞋心、貪心都跑出來時,就知道汙染地球的事,我們都有份。不要以為自己是環保分子,就可以淨化地球。實際上如果沒有辦法淨化自己的心,轉化自己的心靈,我們是很難去淨化地球、實現人間淨土的。如果我們認為是別人在污染地球而自己沒有,於是就策畫一些運動去抗拒他們,其實當我們從事這種工作,或用各種抗議方式表達對他們不滿的時候,就已經加上了一些暴力。所以我們等於還是和他們走在一起,只是他們走得比較遠——他們走一百步,我們走五十步或二十步,但是同樣都在污染地球。
因此,我們可以體會到,若不能淨化自己,卻希望去淨化別人,那是不可能的事。我們知道水可以用來洗淨東西,但是如果這個水已經髒了,還能用來洗東西嗎?它可能可以洗一些東西,不過洗淨的效果就比較差了。
我們可以用智慧去照見很多東西,但是在照見的過程中,心本身要有很穩的力量,不然會被妄念轉去。如果心的力量不夠,會發覺很多時候,我們原本是要觀看妄念的,可是看到最後,那個「看」也變成妄念,跟妄念一起轉了,就如我們站在十字路口觀看人潮,可能裡面有幾個人是我們特別有興趣要看的,就會跟他走了。我們原本是在路旁看人,可是看到最後,卻走進人潮裡,讓路旁的人看我們了。
從這些情況可以知道,我們要做的工夫滿多的,因為我們的心很容易失去覺照。佛陀教導我們修行,就是不斷地提醒我們要有覺照的工夫。不要以為打坐時用不淨觀或用什麼觀的假想一下,就能淨化身心、厭離世間了。其實若我們沒有辦法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妄念,怎樣處理自己的問題呢?我們是沒有辦法清理它的。
有時候,我們可以用一些假想觀來取代妄念。若有辦法將所有的妄念都清理掉,完全用正念來取代它,這是一個方法。但是真正講起來,只有在打坐時,我們還有一些正念,其餘的時間,我們的念頭都是和惡念、邪念交雜在一起的。
妄念裡包含了正念、惡念與邪念。正念告訴我們要向上、向善,惡念與邪念則叫我們不用那麼麻煩,跟它走就好。我們就在那裡兩邊拉鋸:一個人要流轉,把人往下拉;一個人要逆流而上,讓流轉的力量還滅。一個是流轉,一個是還滅;還滅是正念,流轉是惡念、邪念,我們的妄念就交雜著這些念頭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設法加強心主動、主宰的力量,提起覺照的作用,清楚地照見自己的念頭。
當我們能清楚地觀看妄念時,會覺得很訝益,以為自己一向很單純,想不到也有這麼多複雜的念頭。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很簡單,其實人的念頭都是很複雜的,只是看怎樣處理它而已。
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「練心的功夫」
修行,其實是一種打破慣性的方法。我們的慣性是隨著念頭轉的,現在要讓我們的心保持在某種程度的靜態,即相對的靜態,也就是讓心從妄念之流中抽離出來。就好像我們置身於人潮之中,若跟著人潮走,就看不清楚狀況。若能把自己從人潮中抽離出來,就可以看清楚了,倘若感覺自己的力量還不夠,就讓人潮走,也就是念頭走,而自己不隨著它走;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力量比較穩定了,就可以去觀察它。
在觀察的過程中,可以看到妄念反映的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、我們的個性、我們的煩惱,幾乎所有一切都會在妄念之流中反映出來。如果能夠把它看清楚,就可以看到很多東西。看到某個階段,我們的智慧漸漸提昇了,會發現由於對自己更加了解,因而對人性、對社會、對共住在地球上人類,也會有更多的了解。
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妄念——許多瞋心、貪心都跑出來時,就知道汙染地球的事,我們都有份。不要以為自己是環保分子,就可以淨化地球。實際上如果沒有辦法淨化自己的心,轉化自己的心靈,我們是很難去淨化地球、實現人間淨土的。如果我們認為是別人在污染地球而自己沒有,於是就策畫一些運動去抗拒他們,其實當我們從事這種工作,或用各種抗議方式表達對他們不滿的時候,就已經加上了一些暴力。所以我們等於還是和他們走在一起,只是他們走得比較遠——他們走一百步,我們走五十步或二十步,但是同樣都在污染地球。
因此,我們可以體會到,若不能淨化自己,卻希望去淨化別人,那是不可能的事。我們知道水可以用來洗淨東西,但是如果這個水已經髒了,還能用來洗東西嗎?它可能可以洗一些東西,不過洗淨的效果就比較差了。
我們可以用智慧去照見很多東西,但是在照見的過程中,心本身要有很穩的力量,不然會被妄念轉去。如果心的力量不夠,會發覺很多時候,我們原本是要觀看妄念的,可是看到最後,那個「看」也變成妄念,跟妄念一起轉了,就如我們站在十字路口觀看人潮,可能裡面有幾個人是我們特別有興趣要看的,就會跟他走了。我們原本是在路旁看人,可是看到最後,卻走進人潮裡,讓路旁的人看我們了。
從這些情況可以知道,我們要做的工夫滿多的,因為我們的心很容易失去覺照。佛陀教導我們修行,就是不斷地提醒我們要有覺照的工夫。不要以為打坐時用不淨觀或用什麼觀的假想一下,就能淨化身心、厭離世間了。其實若我們沒有辦法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妄念,怎樣處理自己的問題呢?我們是沒有辦法清理它的。
有時候,我們可以用一些假想觀來取代妄念。若有辦法將所有的妄念都清理掉,完全用正念來取代它,這是一個方法。但是真正講起來,只有在打坐時,我們還有一些正念,其餘的時間,我們的念頭都是和惡念、邪念交雜在一起的。
妄念裡包含了正念、惡念與邪念。正念告訴我們要向上、向善,惡念與邪念則叫我們不用那麼麻煩,跟它走就好。我們就在那裡兩邊拉鋸:一個人要流轉,把人往下拉;一個人要逆流而上,讓流轉的力量還滅。一個是流轉,一個是還滅;還滅是正念,流轉是惡念、邪念,我們的妄念就交雜著這些念頭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設法加強心主動、主宰的力量,提起覺照的作用,清楚地照見自己的念頭。
當我們能清楚地觀看妄念時,會覺得很訝益,以為自己一向很單純,想不到也有這麼多複雜的念頭。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很簡單,其實人的念頭都是很複雜的,只是看怎樣處理它而已。
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「練心的功夫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