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7年5月3日

當下在哪裡?


當下在哪裡?

 金剛經說,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。所以佛子們結論都指向了活在當下。
然而當下現在不是不可得嗎?

 活在當下,剎那剎那當下流動,即是時間的概念。當剎那時間靜止時,如同照片靜止不動,所以時間的流動即如同電影般,由無數的照片所串連。

 那麼,在剎那剎那之間,有沒有空隙?如果有,那麼這剎那剎那間空隙的概念,會不會指向的即是所謂現在心不可得?

2016年8月27日

人生如茶


人生如茶,靜心以對。對錯無辜,緣由前生。
認得清,放下是聰明。看不透,一場夢無痕。
不雨花猶落,無風絮自飛。應觀法界性,一切惟心造。
你來世界,請安住世界。

文:網路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人生如茶,空心以對。恩怨由心,緣滅無痕。
識得明,月在故鄉圓。瞧不穿,來世續糾葛。
標月指須捨,月非俗眼見。性起法界觀,始知普賢行。
靜觀法界,莫繪染法界。



人生如茶,空杯以對。茶香茶味,本來具現。
聞茶香,香塵聞性空。品茶味,知味之心滅。
前塵起知見,難入淨心門。虛妄取異相,大種無差別。
誰來世界,誰安住世界。

按:偶作,重拾佛學,感覺真好。


2015年1月27日

臘八


  【降魔】

要放下一切人間欲望之時,欲望之火會燒得更旺。
親情、愛欲、生存、悅樂、名利的渴望與回憶襲來,必用更堅定的意念與之克服戰鬥。

這些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求上進的根源,卻也均是苦難的源頭。
因此,人若到了要「告別這些」的關頭,它們便會猛烈的浮出心頭。
曾經的榮譽、名聲、權力、財富、愛情、家族生活的樂趣,來自週遭的寵愛、喜樂和歡悅的誘惑之相....。
悉達多以智慧立斷魔障,突破人性弱點,戰勝身心障礙,登上人格高峰。
心,平靜如鏡,容受一切。




  【成道】

二千五百多年前,釋迦牟尼佛尚未成道仍是悉達多太子時,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,日食一麻一麥,淡泊物質以求道。漸漸地太子覺悟到:世間的人追逐物欲,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,過份享樂固然不易達到解脫大道,但如果執著於苦行,徒使身心受苦,形同枯木死灰,也無法證悟菩提,最好是捨棄苦樂二邊,過著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,才能近趨解脫大道。

於是,悉達多太子離開苦行林,走到尼連禪河,讓清淨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。但太子因飢餓疲憊竟倒在尼連禪河邊,被經過的牧羊女難陀波羅看到,並施以乳糜供養。

太子飲後,五體通暢,逐漸恢復氣力。於是涉河過岸,走到伽耶山一棵繁茂的菩提樹下金剛座上,發願說︰「若不成佛,誓不起此座。」終於在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開悟證道,成就正等正覺,即為「釋迦牟尼佛」,遂有佛法在人間傳播,世稱「佛陀成道紀念日」或「法寶節」。

我國佛教徒仿牧女供佛以乳糜之典故,於每年「佛陀成道日」,以白米、青江菜、紅蘿蔔、白果、豆腐(或油豆腐)、芋頭、花生(或黃豆)、蓮子等八味料,適量配比熬成粥供佛,稱為「臘八粥」,演變至今成為華人民間習俗,祈安賀歲。

以上內容摘自《人間福報》




南無阿彌陀佛

2014年8月10日

不知二種根本,錯亂修習


佛告阿難。一切眾生。從無始來。種種顛倒。業種自然。如惡叉聚。諸修行人。不能得成無上菩提。乃至別成聲聞緣覺。及成外道諸天魔王。及魔眷屬。皆由不知二種根本。錯亂修習。猶如煮沙欲成嘉饌。縱經塵劫。終不能得。云何二種。阿難。一者無始生死根本。則汝今者與諸眾生。用攀緣心為自性者。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。則汝今者識精元明。能生諸緣。緣所遺者。由諸眾生遺此本明。雖終日行而不自覺。枉入諸趣。

  楞嚴經

------------
蕅益大師文句

前已總明一切眾生生死相續。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。用諸妄想。此想不真。故有輪轉。然猶未曾分明說此真心妄想總無二體。如麻之與蛇。不離一繩。今更申明二本不離一心。使人不遺真以逐妄。須了妄以歸真也。
一切眾生。泛指迷真逐妄之流。廣如下文七趣所列。
諸修行人。別指厭妄求真之士。廣如下文陰魔所明。
惡叉。西域果名。此方所無。
聚者。三必同生。共成一聚。以喻惑業苦三。始終不相離也。
不成無上菩提。指權教菩薩。別成聲聞緣覺。指藏通二乘。餘皆可知。此之二流。雖復一是任迷。一是趨悟。賢愚迥然不同。而未達真妄源頭。無有始覺真智。則一而已。故總責云。皆由不知二種根本也。
沙。喻依他性上所起徧計執性。
饌。喻依他性上所具圓成實性。
不捨徧計。那獲圓成。塵劫勤修。總為唐喪。可不慎哉。
攀者。能緣之心。卽八種識各有見分。
緣者。所攀之境。卽八種識各有相分。
依八種識之自證分。起此見相二分。是名依他起性。不了此之心境。惟是八識自證所現。橫起我法二執。是名用攀緣心為自性者。卽所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。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等是也。
以此為無始生死根本者。由不達心境悉無自性。卽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。所以凡夫起於貪著。攀三界六塵之緣。則為分段生死根本。二乘起於厭惡。別攀真諦涅槃之緣。菩薩雙捨二邊。別攀但中理性之緣。則為變易生死根本也。
菩提者。四種智德之果。
涅槃者。三種斷德之果。
元清淨體者。性本清淨。不待修證而後淨也。
識精。通指八識各自精了。所謂自證分也。
元明。總指八識所依一心。所謂證自證分也。然非分剖一心以為八箇證自證分。亦非八識共只一箇證自證分。良由心體離過絕非。不可思議。只此元明之體。徧在八識。八識各得其全。以為證自證分。如八人同觀一輪圓月。行向八方。各有全月隨八人去。亦非分為八分。亦非共看一月。思之。思之。
能生諸緣。謂依此自證及證自證。能成見相二分也。見分具於四緣。謂親因緣。等無間緣。所緣緣。增上緣。相分具於二緣。謂親因緣。增上緣也。
緣所遺者。謂此自證證自證分。旣舉體幻成見相二分。則自體便成隱沒。如舉麻之全體成繩。則人但見其為繩。不復以為麻矣。然旣舉自證而為見相。則見相無非自證。如舉麻為繩。繩卽是麻。今正指此卽見相之自證以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。故曰緣所遺者。
而下文云。此見及緣。元是菩提妙淨明體。亦與此處同也。指第八識。卽大圓鏡智菩提元清淨體。指第七識。卽平等性智菩提元清淨體。指第六識。卽妙觀察智菩提元清淨體。指前五識。卽成所作智菩提元清淨體。此則四智菩提。亦是本具。不同相宗權說。謂是生因所生也。指徧計本空。我法自性了不可得。如繩上本無蛇性。卽圓淨涅槃元清淨體。指依他如幻。十界假名無量差別。如麻可為繩。卽方便淨涅槃元清淨體。指圓成本具。法法全真。如繩卽是麻。卽性淨涅槃元清淨體。所以二種根本。不離一心。悟見相惟自證。譬如了繩卽麻。則是菩提涅槃。迷見相為我法。譬如於繩見蛇。則成生死根本。故曰遺此本明。
雖終日行而不自覺。枉入諸趣。此一經最要之關。佛祖傳心之訣也。舊解以攀緣心偏指六識。必欲破除六識令盡。則果中將何以為妙觀察智。成所作智之體。一可痛也。以識精偏指第八。必欲專用之以為體。則是無量劫來生死本。癡人認作本來人。二可痛也。況今文義。本自彰灼。而紛紛妄解。誣罔經宗。何為者乎。

2014年4月11日

歸真反璞 終身不辱 (明倫月刊)


歸真反璞 終身不辱
   ─── 顏斶與齊王的對話  ●林玨儀


 《戰國策》記載,齊宣王召見高士顏斶說:「顏斶到我面前來。」顏斶也說:「大王到我面前來。」宣王很不高興。左右侍從說:「大王是國君,你顏斶是臣子,大王命令你到他面前,你也叫大王到你面前 ,可以嗎?」顏斶說:「我到大王面前是趨炎附勢;大王到我面前是禮賢下士。與其使我顏斶趨炎附勢,不如使大王禮賢下士。」

 宣王憤怒的變了臉色,說:「是王尊貴呢?還是士尊貴呢?」顏斶說:「士尊貴,王不尊貴。」宣王說:「可有什麼理由?」顏斶答道:「有的。以前秦國攻打齊國,下令說:『有敢在柳下季墳墓五十步內採柴的人,一律處死。』另一個命令說:『有能得齊王頭的人,封萬戶侯,賜黃金兩萬兩。』由此看來,活王之頭,還不及一個死士的墳墓呢!」

 宣王說:「唉!君子那能怠慢呢?是我自取其辱啊!請您收我為弟子,您跟我在一起,吃的是牛羊豕,出門乘車,夫人子女穿的是華麗的衣服。」

 顏斶辭謝宣王,說:「玉生在山中,一旦截斷就破碎了,雖不是因此而不寶貴,卻失去了玉的本來面貌。士人生在鄉野,一旦被推選走上利祿之路,也不能不算是尊貴通達,卻失去了士人的本真。顏斶情願飢而後食,就像有肉吃一樣;緩緩步行,就像有車坐一樣;無罪就像有了富貴;清淨自守,循理依德,自有陶情的樂趣。」說完拜了兩拜,辭別而去。

 君子說:「顏斶可謂知足之士!回歸本真,如同美玉回到太璞,終身不受恥辱。」

 自性的本來面貌就像太璞一樣,不鑿工斧,卻圓滿具足。當被一些想法刻畫出形體,雖然能突顯出獨特性,卻被限制在一個小小的軀殼中,心也變得狹隘了。顏斶的德性就像太璞,純淨純善,因為他很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,不是功名利祿,不是榮華富貴,而是回歸本真。

 顏斶是一個有德行的君子,為何不留在宣王身邊輔佐政事?因為一個人過著簡樸的生活,內心安定,肯努力。富貴通達了,接觸花花世界,容易沾染上許多惡習,或是受到損友的誘惑,加上環境的影響,心容易動搖,是很難保有德行的。

 所以君子不求物質上的滿足,因為他們明白世間一切事物無法常久。唯有德行馨香永恆,心無論在何處,都不會改變,柔和對待萬物,憐憫執迷不悟的眾生,發揚德行,這是君子可敬可貴之處。

 君子知所進退,他是有選擇性的,德行中所蘊含的智慧,讓君子明瞭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有德之人在國家安定時為官,輔佐國君;國家混亂時退隱,不與人爭。在一般人看來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:為何要放棄職位、功名利祿?爭贏了,可能就是宰相、一國之君啊!但是君子寧可過著樸實的生活。君子可貴之處於此,順應時勢,衡量自己的能力,去做最適當的事情,進則兼善天下,退則獨善其身。

 顏斶是戰國時代的人,當時局勢混亂、紛爭擾攘,眾生企求的是和平安康,所以他辭謝了宣王的美意,選擇回鄉隱居,也為世人做了一個極佳的典範── 淡泊名利,與人無爭、與世無求。而這樣的獨善其身,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兼善天下。

錄自:明倫月刊資訊網

2013年10月28日

現前一念 (明倫月刊)


  ○現前一念 (明倫月刊)

  一切行門不離止觀,天台傳南嶽三種止觀:一、漸次(即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所說),二、不定(即六妙門所說),三、圓頓(即摩訶止觀所說)。

  圓頓止觀以「觀不思議境」為宗要。蓋圓人始即大開圓解,悟佛境界。了知一色一香,無非法界;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。依此圓解,起圓觀行。佛法(佛法界諸法)、眾生法(九法界諸法),一一皆即法界,皆不思議,皆得為所觀境。但初機之人,則謂佛法太高,眾生法太廣。故但就現在自己陰界入法(五陰、十八界、十二入),以為所觀。又捨界入,但觀於陰(是謂去丈就尺)。又捨前四陰,但觀識陰(是謂去尺就寸)。又第七第八二識微細難觀,前五識現起時少,故但以現前一念第六意識為所觀境,近而復要也(是謂伐樹得根、灸病得穴)。現前一念意識,不起則已,起則於十界中,必落一界。若落一界,必具百界千如、三千性相(此一念三千之義,詳見明倫一三八期十頁)。如是介爾一念,即具三千諸法,亦不言一念在前,一切法在後;亦不言一切法在前,一念在後。若從一念生一切法者,此則是縱;若此一念一時含一切法者,此則是橫;縱亦不可,橫亦不可;只念是一切法,一切法是念,故非縱非橫,非一非異;玄妙深絕,非識所識,非言所言,所以稱為不思議也。

  然修此不思議觀,下手處乃在四性推檢及四運觀心二種推法。四教儀集註輔宏記云「末法行者,離四句外,無修觀處」。又云「後人於一念三千性德亦似了了,而未能深入者,病在不用四句推求之故」。

  四性推檢者,謂推此現前一念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生,亦不無因生,是故知無生。蕅祖云「四性推者,謂現前一念,設自生,不應藉緣生。既藉緣,心無生力。心既無生,緣亦無力,心緣各無,合云何有?合尚叵得,離云何生?故心識實無生也。」(詳參教觀綱宗科釋一一八頁及靈峰宗論)

  四運觀心者,謂觀此現前一念,未生無潛處,欲生無來處,正生無住處,生已無去處,心無心相,其性無生。蕅祖云「觀此一念未生時,潛在何處?欲生時,何緣得生?正生時,作何體相?為在內外中間耶?為方圓長短青黃赤白耶?生已無間必滅,滅又歸於何處?三際覓心了不可得。」(詳參刪定止觀卷一及靈峰宗論)

  此二推法,通別圓三教皆用之,而悟入不同。通人推檢入空,別圓則更入中。蕅祖云「此四句推檢,通別圓三教皆用作下手工夫。但先解不但中者,即成圓教初門。先聞但中理者,即成別教初門。未聞中道體者,止成通教法門。」又云「且如此心(現前一念),不在內外中間諸處,亦非過去現在未來,亦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緣生,豈非即空。而十界十如三千性相,炳然齊現,無欠無餘,豈非即假。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,於其中間,無是非是,豈非即中。迷此一念即空,則為六凡。迷即假,則為二乘。迷即中,則為別教。」惟悟此一念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方契入不思議境,方為圓教佛知見也。

  諸多經論皆作如是推檢,楞嚴經七處徵心,亦即此意。蓋眾生於現前一念不肯細觀推檢,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(六塵是識之相分,今此但是六塵之影,現於見分中者。亦即獨頭意識所緣內法塵境,眾生執此昏擾擾相為心。)則成眾生知見,若肯細觀推破,則眾生知見,轉為佛知見矣。蕅祖云「佛頂約七處徵之,中論約四性推之,智者約四運觀之,無非破緣影妄計而已。但不執緣影,則現前介爾一念,本自離過絕非,清淨周遍,百界千如,海印炳現矣。欲破緣影妄執,或就七處遍徵,或就四性橫簡,或就四運豎破,皆可隨病服藥。法無一定,思而修之,存乎其人。」

  教外別傳之禪宗亦不外乎此。達摩初祖,以心傳心,二祖「覓心了不可得」而見真性,非此推檢之功乎?其後祖祖相傳,概不離此。迨及馬祖之後,轉為機用棒喝,乃至轉為參究公案話頭等,則為法門與時轉移,乘運而變之善巧耳。蕅祖云「千經萬論,少室(禪)天台(教)真實指歸,唯此一事而已。」

  若夫淨業行人,於此現前一念,既不四句推檢,亦不七處遍徵,但以此念,念彼彌陀名號,則已契入不思議境,即是佛知佛見。奇哉!妙哉!何為其然?請深思之!

(詳參蕅祖淨土集)

本文錄自:明倫月刊

2013年10月27日

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

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鄭振煌教授

問:
 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
答:
 「法塵」是前塵落謝的影子。過去曾經經驗過的,尤其是身、語、意所造作的一切留下了影子在阿賴耶識中,一留下影子在阿賴耶識就變成以後不管是五俱意識所產生的法塵,或是獨頭意識所產生的法塵都來自阿賴耶識前塵落謝的影子,這就是直覺的東西,但直覺並不是佛性。

    當我們還沒有修行成功還沒有淨化我們的八識為四種智慧之前,我們的直覺完全是前塵落謝的影子,因此還是有限的經驗,有限的經驗並不是說沒有那回事,而是說我們很可能會以有限的經驗當成全體的真理。

    經典上也有這個例子,如果說天生就是看不見的人,有人告訴他「雪」什麼東西、雪的顏色。如果他眼睛看不見,白雪就像棉花,想像不出來,好像太陽光,他也想像不出來,跟他說下雪白色好像棉花,他用手去摸棉花,就會知道。跟他說下雪,而白雪就像太陽光那樣子的白,他直接到太陽下感受,太陽光會給我熱,有熱的感覺,就誤以為白色是熱的。又好像經中所說的瞎子摸象,摸到大腿,大腿只是象的一部份,卻把大腿當成一頭大象。大象是什麼?像柱子一樣,這叫「直覺」,直覺還是染污的,還是有限的。我們過去經驗前塵落謝的影子,只不過直覺沒有第六識在起貪、瞋、痴的作用。他是很快速的從阿賴耶識「啵」浮現在第六識中。如果經過第一次思考,那時第六識就會加進末那識我執的作用在裏頭。

    佛性,是智慧的心,了知ㄧ切萬法真實相的智慧。那種智慧了知一切皆是畢竟空性:桌子是色法,是空;聲音是聲塵,因緣所生也是空,五蘊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皆是空,了知ㄧ切皆空,不再以分別心來說,桌子是實有,聲音是實有,但並不是說一個智慧者他沒有看到桌子的存在,沒有聽到聲音的存在,不是的,他還是用佛性去聽聲音,只是不會去執著,不會去分別。

    在接觸一切對境的時候,立刻覺照它是緣起性空,因而不會起貪瞋痴慢疑的作用,也就是煩惱心不會生起,當下如是!如是!看到桌子知道它是種因緣所生,無自性空、無常,立刻就知道。因此,就不會產生愛恨之心,那就是佛性。佛性是清淨的,而直覺來自於阿賴耶識中過去的經驗前塵影子。

本文錄自: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

私按:
蕅益大師的著作中,有頗多〔妄認四大為自身相。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〕的開示,這是一般人與修行中人起初常犯的錯誤。(妄執之自身相與自心相。)
在未能如實契入佛性本自清淨前,確實無法不誤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,而文中之法塵(前塵落謝的影子),也是六塵之一,因此連直覺所生之心也不是自心。
在深入思惟觀察中,蕅益大師簡單提供了一個方向:

  靈峰宗論 示六度
眾生無始來。不知一切惟心。妄計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故佛頂約七處徵之。中論約四性推之。智者約四運觀之。無非破緣影妄計而已。但不執緣影。則現前介爾一念。本自離過絕非。清淨周徧。百界千如。海印炳現矣。欲破緣影妄執。或就七處徧徵。或就四性橫簡。或就四運豎破。皆可。隨病服藥。法無一定。思而修之。存乎其人。

名詞:
佛頂:楞嚴經(七處徵心)
四性推之:即四性推檢(不自、不他、不共、不無因)
智者:智者大師
四運:具云四運心。凡人之起念,有四位:一未念,例如人之念松,雖未起松念,然後必起之之位也。二欲念,將起松念之位也。三正念,正起松念之位也。四念已,念松既已之位也。此四位名四運者,以未念,欲念,正念,念已,念念相續而運行故也。就此四運心之一而推撿四句,有泯亡一切起念之觀法,是曰四性推撿。一曰四性觀。見止觀二之三。 (錄自丁福保佛學辭典)

2013年10月20日

菩提心義 (海運)

菩提之心。成佛之本。發起之相。具在眾經。大事因緣莫過於此。欲正修覺不可不知。隨所見聞略辨其相。

菩提心義。五門分別。一釋名義。二識體性。三辨一異。四明相狀。五述行願。

初釋名義者。梵云菩提此翻名覺。眾生迷覆名為不覺。今遇善友開發無明。省除迷覆求覺之心。名菩提心。發求菩提之心名菩提心。依主釋也。若悟名覺迷為不覺。譬如迷人依方故迷。眾生爾耳。依覺故迷。若離於覺則無不覺。猶是言之。菩提與心不得為二。菩提與心。相違釋也。

二釋體性者。如義府說。

三辨一異者。心與菩提性無有二。由無二故不可分別。此就理體無差別門。故華嚴云。如心佛亦爾。如佛眾生然。心佛與眾生。是三無差別。虛空藏經第四亦云。世尊常演說法無盡。有情及虛空。菩提心佛法。若依進修起行願門。即發起妄心求菩提故名菩提心。故起信云。云何熏習。起淨法不斷。所謂以有真如法故。能熏習無明。以熏習因緣力故。則令妄心厭生死苦。樂求涅槃。以妄心有厭求因緣故。即熏習真如。自信已性。知心妄動無前境界。修遠離法。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。種種方便起隨順行。不取不念。乃至久遠熏習力故。無明則滅。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。心無起故境界隨滅。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。名得涅槃成自然業等。此則棄妄成真。發起妄心。求起真覺。即真妄為異也。而實離真無妄。妄體即真。以不覺者即本覺故。是非異也。

四明相狀者。發菩提心之相狀有二。一明行位相。二辨功用相。行位相狀者。長耳三藏云。初習種性發心有三。一假想發。二輕想發。三信想發。初假想發者。由三種力。一善友力。謂善知識。二行力。謂受律儀。三法力。通別二因。通謂如來藏內熏之性。別謂信等五根。由此三力。假起求菩提想。自利利他漸次修習。譬如輕毛無所倚著。名輕想發。後漸漸修。信心澄淨得入十住。名信想發。起信論云。發心有三。一者信成就發心。二者解脫發心。三者證發心。初信成就發心者。謂不定聚眾生。有熏習善根力故。信業果報。能起十善。厭生死苦。欲求無上菩提。乃至云。經一萬劫。信心成就故。諸佛菩薩教令發心。或以大悲。能自發心。或因正法欲滅。以護法因緣。能自發心得入十住。此則同前信想發心也。本業經云。是信想菩薩。於十千劫。行十戒法。當入十信心。入初住位。即發心住也。仁王經云。習種性有十信。已超二乘一切善地。起信又云。發何等心。略說有三。一者直心。正念真如法故。二者深心。樂集一切諸善行故。三者大悲心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。乃至云。菩薩發是心故。則得少分見於法身。以見法身故。隨其願力。能現八種。利益眾生等。二解行發心者。當知轉勝。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。於第一阿僧祇劫。將欲滿故。於真如法中。深解現前。所修離相等。三證發心者。從淨心地。乃至菩薩究竟地。證何境界。所謂真如。乃至云。又是菩薩發心相者。有三種心微細之相。一者真心。無分別名。二者方便心。自然遍行。利益眾生故。三者業識心。微細起滅故等。二辨功用相者。維摩經云。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。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華嚴七十八云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種子。能生一切諸佛法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良田。能長眾生白淨法故。菩提心者由如大地。能持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由如淨水。能洗一切煩惱垢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大風。普於世間無所礙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盛火。能燒一切諸見薪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淨日。普照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明燈。能放種種淨光明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淨目。普見一切安危處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大道。普令得入大智城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正濟。令其得離諸邪法故。乃至云。善男子。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則已出生無量功德。普能攝取一切智道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。何等為五。所謂。火不能燒。毒不能中。刀不能傷。水不能漂。煙不能熏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得一切智菩提心藥。貪火不燒。瞋毒不中。惑刀不傷。有流不漂。諸覺觀煙。不能熏害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無橫難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得菩提心解脫智藥。永離一切生死橫難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持摩訶應伽藥。毒蛇聞氣即皆遠去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持菩提心大應伽藥。一切煩惱諸惡毒蛇。聞其氣者。悉皆散滅。

第五明行願者。顯揚云。世俗發心者。為對智者前。發弘誓願。乃至云。我從今日發無上菩提心。為欲饒益諸有情故。從今已往。凡我所修六波羅蜜。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。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。和合出家。願尊證知。我是菩薩。毘盧遮那疏云。發菩提心者。謂生決定誓願。一向志求一切智智。必當普度法界眾生。此心由如幢旗。是眾行導首。由如種子。是萬德根本。若不發此心。亦如未託歌羅羅。則大悲胎藏。何所養育。又云。日喻本淨菩提心。即是毘盧遮那自體。月喻菩提行。白月十五日眾行圓滿。喻成菩提。黑月十五日眾行皆息。喻般涅槃。中間與時昇降。喻方便善巧等。發菩提心經云。若菩薩親近善知識。供養諸佛。修習善根。志求勝法。心常柔和。遭苦能忍。慈悲淳厚。深心平等。信樂大乘。求佛智慧。若人能具如是十方。乃能發於無上菩提之心。復有四緣能發是心。一者思惟諸佛。二者觀身過患。三者慈愍眾生。四者求最勝果。一思惟諸佛者。三世諸佛。初始發心具煩惱性。亦如我今。發大明慧。於無明㲉。建立勝心。積集苦行。度生死海。捨身命財。求一切智。今皆成就。若此菩提。是可得法。我亦應得故。發菩提心。二觀身過患者。自觀我身。九孔常流臭穢不淨。生厭離故。又觀五陰四大。俱能興造無量惡業。具貪瞋癡無量煩惱。如泡如沫念念無常。求捨離故發菩提心。三慈愍眾生者。見諸眾生。無明所縛。眾苦所纏。集不善業。受大劇苦。捨離正法。信受邪道。沒煩惱河。不求解脫。轉造眾惡。愍念彼故。發菩提心。四求最勝果者。見諸如來。相好莊嚴。有戒定慧。知見清淨。十力無畏。大悲三念。具一切智。憐愍眾生。常住法身。清淨無染。為修習故。發菩提心。又云。發菩提心者。先當堅固發於正願。所謂四弘誓等。立志堅強。作大要誓。常修正行。所謂六波羅蜜等。故此佛剎經中。虛空王立誓云。對於大眾前。我發菩提心。誓度諸群生。皆離於眾苦。願從今已後。若我有染污瞋恚嫉妬心。並我慢貪愛。是欺誑十方及現在諸佛。乃至云。由斯誠實言。地動六種。我若不實語。四大互遷易等。又發菩提心經云。立決定誓。有五事持故。一者能堅固其心。二者能制伏煩惱。三者能遮放逸。四者能破五蓋。五者能勤修行六波羅蜜等。若具如是誓願。堅固勇猛修施戒忍進定慧慈悲喜捨無有退轉。是名真發菩提心也。維摩經云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也。

菩提心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