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8日
現前一念 (明倫月刊)
○現前一念 (明倫月刊)
一切行門不離止觀,天台傳南嶽三種止觀:一、漸次(即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所說),二、不定(即六妙門所說),三、圓頓(即摩訶止觀所說)。
圓頓止觀以「觀不思議境」為宗要。蓋圓人始即大開圓解,悟佛境界。了知一色一香,無非法界;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。依此圓解,起圓觀行。佛法(佛法界諸法)、眾生法(九法界諸法),一一皆即法界,皆不思議,皆得為所觀境。但初機之人,則謂佛法太高,眾生法太廣。故但就現在自己陰界入法(五陰、十八界、十二入),以為所觀。又捨界入,但觀於陰(是謂去丈就尺)。又捨前四陰,但觀識陰(是謂去尺就寸)。又第七第八二識微細難觀,前五識現起時少,故但以現前一念第六意識為所觀境,近而復要也(是謂伐樹得根、灸病得穴)。現前一念意識,不起則已,起則於十界中,必落一界。若落一界,必具百界千如、三千性相(此一念三千之義,詳見明倫一三八期十頁)。如是介爾一念,即具三千諸法,亦不言一念在前,一切法在後;亦不言一切法在前,一念在後。若從一念生一切法者,此則是縱;若此一念一時含一切法者,此則是橫;縱亦不可,橫亦不可;只念是一切法,一切法是念,故非縱非橫,非一非異;玄妙深絕,非識所識,非言所言,所以稱為不思議也。
然修此不思議觀,下手處乃在四性推檢及四運觀心二種推法。四教儀集註輔宏記云「末法行者,離四句外,無修觀處」。又云「後人於一念三千性德亦似了了,而未能深入者,病在不用四句推求之故」。
四性推檢者,謂推此現前一念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生,亦不無因生,是故知無生。蕅祖云「四性推者,謂現前一念,設自生,不應藉緣生。既藉緣,心無生力。心既無生,緣亦無力,心緣各無,合云何有?合尚叵得,離云何生?故心識實無生也。」(詳參教觀綱宗科釋一一八頁及靈峰宗論)
四運觀心者,謂觀此現前一念,未生無潛處,欲生無來處,正生無住處,生已無去處,心無心相,其性無生。蕅祖云「觀此一念未生時,潛在何處?欲生時,何緣得生?正生時,作何體相?為在內外中間耶?為方圓長短青黃赤白耶?生已無間必滅,滅又歸於何處?三際覓心了不可得。」(詳參刪定止觀卷一及靈峰宗論)
此二推法,通別圓三教皆用之,而悟入不同。通人推檢入空,別圓則更入中。蕅祖云「此四句推檢,通別圓三教皆用作下手工夫。但先解不但中者,即成圓教初門。先聞但中理者,即成別教初門。未聞中道體者,止成通教法門。」又云「且如此心(現前一念),不在內外中間諸處,亦非過去現在未來,亦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緣生,豈非即空。而十界十如三千性相,炳然齊現,無欠無餘,豈非即假。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,於其中間,無是非是,豈非即中。迷此一念即空,則為六凡。迷即假,則為二乘。迷即中,則為別教。」惟悟此一念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方契入不思議境,方為圓教佛知見也。
諸多經論皆作如是推檢,楞嚴經七處徵心,亦即此意。蓋眾生於現前一念不肯細觀推檢,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(六塵是識之相分,今此但是六塵之影,現於見分中者。亦即獨頭意識所緣內法塵境,眾生執此昏擾擾相為心。)則成眾生知見,若肯細觀推破,則眾生知見,轉為佛知見矣。蕅祖云「佛頂約七處徵之,中論約四性推之,智者約四運觀之,無非破緣影妄計而已。但不執緣影,則現前介爾一念,本自離過絕非,清淨周遍,百界千如,海印炳現矣。欲破緣影妄執,或就七處遍徵,或就四性橫簡,或就四運豎破,皆可隨病服藥。法無一定,思而修之,存乎其人。」
教外別傳之禪宗亦不外乎此。達摩初祖,以心傳心,二祖「覓心了不可得」而見真性,非此推檢之功乎?其後祖祖相傳,概不離此。迨及馬祖之後,轉為機用棒喝,乃至轉為參究公案話頭等,則為法門與時轉移,乘運而變之善巧耳。蕅祖云「千經萬論,少室(禪)天台(教)真實指歸,唯此一事而已。」
若夫淨業行人,於此現前一念,既不四句推檢,亦不七處遍徵,但以此念,念彼彌陀名號,則已契入不思議境,即是佛知佛見。奇哉!妙哉!何為其然?請深思之!
(詳參蕅祖淨土集)
本文錄自:明倫月刊
2013年10月27日
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鄭振煌教授
問:
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答:
「法塵」是前塵落謝的影子。過去曾經經驗過的,尤其是身、語、意所造作的一切留下了影子在阿賴耶識中,一留下影子在阿賴耶識就變成以後不管是五俱意識所產生的法塵,或是獨頭意識所產生的法塵都來自阿賴耶識前塵落謝的影子,這就是直覺的東西,但直覺並不是佛性。
當我們還沒有修行成功還沒有淨化我們的八識為四種智慧之前,我們的直覺完全是前塵落謝的影子,因此還是有限的經驗,有限的經驗並不是說沒有那回事,而是說我們很可能會以有限的經驗當成全體的真理。
經典上也有這個例子,如果說天生就是看不見的人,有人告訴他「雪」什麼東西、雪的顏色。如果他眼睛看不見,白雪就像棉花,想像不出來,好像太陽光,他也想像不出來,跟他說下雪白色好像棉花,他用手去摸棉花,就會知道。跟他說下雪,而白雪就像太陽光那樣子的白,他直接到太陽下感受,太陽光會給我熱,有熱的感覺,就誤以為白色是熱的。又好像經中所說的瞎子摸象,摸到大腿,大腿只是象的一部份,卻把大腿當成一頭大象。大象是什麼?像柱子一樣,這叫「直覺」,直覺還是染污的,還是有限的。我們過去經驗前塵落謝的影子,只不過直覺沒有第六識在起貪、瞋、痴的作用。他是很快速的從阿賴耶識「啵」浮現在第六識中。如果經過第一次思考,那時第六識就會加進末那識我執的作用在裏頭。
佛性,是智慧的心,了知ㄧ切萬法真實相的智慧。那種智慧了知一切皆是畢竟空性:桌子是色法,是空;聲音是聲塵,因緣所生也是空,五蘊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皆是空,了知ㄧ切皆空,不再以分別心來說,桌子是實有,聲音是實有,但並不是說一個智慧者他沒有看到桌子的存在,沒有聽到聲音的存在,不是的,他還是用佛性去聽聲音,只是不會去執著,不會去分別。
在接觸一切對境的時候,立刻覺照它是緣起性空,因而不會起貪瞋痴慢疑的作用,也就是煩惱心不會生起,當下如是!如是!看到桌子知道它是種因緣所生,無自性空、無常,立刻就知道。因此,就不會產生愛恨之心,那就是佛性。佛性是清淨的,而直覺來自於阿賴耶識中過去的經驗前塵影子。
本文錄自: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?
私按:
蕅益大師的著作中,有頗多〔妄認四大為自身相。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〕的開示,這是一般人與修行中人起初常犯的錯誤。(妄執之自身相與自心相。)
在未能如實契入佛性本自清淨前,確實無法不誤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,而文中之法塵(前塵落謝的影子),也是六塵之一,因此連直覺所生之心也不是自心。
在深入思惟觀察中,蕅益大師簡單提供了一個方向:
靈峰宗論 示六度
眾生無始來。不知一切惟心。妄計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故佛頂約七處徵之。中論約四性推之。智者約四運觀之。無非破緣影妄計而已。但不執緣影。則現前介爾一念。本自離過絕非。清淨周徧。百界千如。海印炳現矣。欲破緣影妄執。或就七處徧徵。或就四性橫簡。或就四運豎破。皆可。隨病服藥。法無一定。思而修之。存乎其人。
名詞:
佛頂:楞嚴經(七處徵心)
四性推之:即四性推檢(不自、不他、不共、不無因)
智者:智者大師
四運:具云四運心。凡人之起念,有四位:一未念,例如人之念松,雖未起松念,然後必起之之位也。二欲念,將起松念之位也。三正念,正起松念之位也。四念已,念松既已之位也。此四位名四運者,以未念,欲念,正念,念已,念念相續而運行故也。就此四運心之一而推撿四句,有泯亡一切起念之觀法,是曰四性推撿。一曰四性觀。見止觀二之三。 (錄自丁福保佛學辭典)
2013年10月20日
菩提心義 (海運)
菩提之心。成佛之本。發起之相。具在眾經。大事因緣莫過於此。欲正修覺不可不知。隨所見聞略辨其相。
菩提心義。五門分別。一釋名義。二識體性。三辨一異。四明相狀。五述行願。
初釋名義者。梵云菩提此翻名覺。眾生迷覆名為不覺。今遇善友開發無明。省除迷覆求覺之心。名菩提心。發求菩提之心名菩提心。依主釋也。若悟名覺迷為不覺。譬如迷人依方故迷。眾生爾耳。依覺故迷。若離於覺則無不覺。猶是言之。菩提與心不得為二。菩提與心。相違釋也。
二釋體性者。如義府說。
三辨一異者。心與菩提性無有二。由無二故不可分別。此就理體無差別門。故華嚴云。如心佛亦爾。如佛眾生然。心佛與眾生。是三無差別。虛空藏經第四亦云。世尊常演說法無盡。有情及虛空。菩提心佛法。若依進修起行願門。即發起妄心求菩提故名菩提心。故起信云。云何熏習。起淨法不斷。所謂以有真如法故。能熏習無明。以熏習因緣力故。則令妄心厭生死苦。樂求涅槃。以妄心有厭求因緣故。即熏習真如。自信已性。知心妄動無前境界。修遠離法。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。種種方便起隨順行。不取不念。乃至久遠熏習力故。無明則滅。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。心無起故境界隨滅。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。名得涅槃成自然業等。此則棄妄成真。發起妄心。求起真覺。即真妄為異也。而實離真無妄。妄體即真。以不覺者即本覺故。是非異也。
四明相狀者。發菩提心之相狀有二。一明行位相。二辨功用相。行位相狀者。長耳三藏云。初習種性發心有三。一假想發。二輕想發。三信想發。初假想發者。由三種力。一善友力。謂善知識。二行力。謂受律儀。三法力。通別二因。通謂如來藏內熏之性。別謂信等五根。由此三力。假起求菩提想。自利利他漸次修習。譬如輕毛無所倚著。名輕想發。後漸漸修。信心澄淨得入十住。名信想發。起信論云。發心有三。一者信成就發心。二者解脫發心。三者證發心。初信成就發心者。謂不定聚眾生。有熏習善根力故。信業果報。能起十善。厭生死苦。欲求無上菩提。乃至云。經一萬劫。信心成就故。諸佛菩薩教令發心。或以大悲。能自發心。或因正法欲滅。以護法因緣。能自發心得入十住。此則同前信想發心也。本業經云。是信想菩薩。於十千劫。行十戒法。當入十信心。入初住位。即發心住也。仁王經云。習種性有十信。已超二乘一切善地。起信又云。發何等心。略說有三。一者直心。正念真如法故。二者深心。樂集一切諸善行故。三者大悲心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。乃至云。菩薩發是心故。則得少分見於法身。以見法身故。隨其願力。能現八種。利益眾生等。二解行發心者。當知轉勝。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。於第一阿僧祇劫。將欲滿故。於真如法中。深解現前。所修離相等。三證發心者。從淨心地。乃至菩薩究竟地。證何境界。所謂真如。乃至云。又是菩薩發心相者。有三種心微細之相。一者真心。無分別名。二者方便心。自然遍行。利益眾生故。三者業識心。微細起滅故等。二辨功用相者。維摩經云。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。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華嚴七十八云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種子。能生一切諸佛法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良田。能長眾生白淨法故。菩提心者由如大地。能持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由如淨水。能洗一切煩惱垢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大風。普於世間無所礙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盛火。能燒一切諸見薪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淨日。普照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明燈。能放種種淨光明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淨目。普見一切安危處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大道。普令得入大智城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正濟。令其得離諸邪法故。乃至云。善男子。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則已出生無量功德。普能攝取一切智道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。何等為五。所謂。火不能燒。毒不能中。刀不能傷。水不能漂。煙不能熏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得一切智菩提心藥。貪火不燒。瞋毒不中。惑刀不傷。有流不漂。諸覺觀煙。不能熏害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無橫難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得菩提心解脫智藥。永離一切生死橫難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持摩訶應伽藥。毒蛇聞氣即皆遠去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持菩提心大應伽藥。一切煩惱諸惡毒蛇。聞其氣者。悉皆散滅。
第五明行願者。顯揚云。世俗發心者。為對智者前。發弘誓願。乃至云。我從今日發無上菩提心。為欲饒益諸有情故。從今已往。凡我所修六波羅蜜。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。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。和合出家。願尊證知。我是菩薩。毘盧遮那疏云。發菩提心者。謂生決定誓願。一向志求一切智智。必當普度法界眾生。此心由如幢旗。是眾行導首。由如種子。是萬德根本。若不發此心。亦如未託歌羅羅。則大悲胎藏。何所養育。又云。日喻本淨菩提心。即是毘盧遮那自體。月喻菩提行。白月十五日眾行圓滿。喻成菩提。黑月十五日眾行皆息。喻般涅槃。中間與時昇降。喻方便善巧等。發菩提心經云。若菩薩親近善知識。供養諸佛。修習善根。志求勝法。心常柔和。遭苦能忍。慈悲淳厚。深心平等。信樂大乘。求佛智慧。若人能具如是十方。乃能發於無上菩提之心。復有四緣能發是心。一者思惟諸佛。二者觀身過患。三者慈愍眾生。四者求最勝果。一思惟諸佛者。三世諸佛。初始發心具煩惱性。亦如我今。發大明慧。於無明㲉。建立勝心。積集苦行。度生死海。捨身命財。求一切智。今皆成就。若此菩提。是可得法。我亦應得故。發菩提心。二觀身過患者。自觀我身。九孔常流臭穢不淨。生厭離故。又觀五陰四大。俱能興造無量惡業。具貪瞋癡無量煩惱。如泡如沫念念無常。求捨離故發菩提心。三慈愍眾生者。見諸眾生。無明所縛。眾苦所纏。集不善業。受大劇苦。捨離正法。信受邪道。沒煩惱河。不求解脫。轉造眾惡。愍念彼故。發菩提心。四求最勝果者。見諸如來。相好莊嚴。有戒定慧。知見清淨。十力無畏。大悲三念。具一切智。憐愍眾生。常住法身。清淨無染。為修習故。發菩提心。又云。發菩提心者。先當堅固發於正願。所謂四弘誓等。立志堅強。作大要誓。常修正行。所謂六波羅蜜等。故此佛剎經中。虛空王立誓云。對於大眾前。我發菩提心。誓度諸群生。皆離於眾苦。願從今已後。若我有染污瞋恚嫉妬心。並我慢貪愛。是欺誑十方及現在諸佛。乃至云。由斯誠實言。地動六種。我若不實語。四大互遷易等。又發菩提心經云。立決定誓。有五事持故。一者能堅固其心。二者能制伏煩惱。三者能遮放逸。四者能破五蓋。五者能勤修行六波羅蜜等。若具如是誓願。堅固勇猛修施戒忍進定慧慈悲喜捨無有退轉。是名真發菩提心也。維摩經云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也。
菩提心義
菩提心義。五門分別。一釋名義。二識體性。三辨一異。四明相狀。五述行願。
初釋名義者。梵云菩提此翻名覺。眾生迷覆名為不覺。今遇善友開發無明。省除迷覆求覺之心。名菩提心。發求菩提之心名菩提心。依主釋也。若悟名覺迷為不覺。譬如迷人依方故迷。眾生爾耳。依覺故迷。若離於覺則無不覺。猶是言之。菩提與心不得為二。菩提與心。相違釋也。
二釋體性者。如義府說。
三辨一異者。心與菩提性無有二。由無二故不可分別。此就理體無差別門。故華嚴云。如心佛亦爾。如佛眾生然。心佛與眾生。是三無差別。虛空藏經第四亦云。世尊常演說法無盡。有情及虛空。菩提心佛法。若依進修起行願門。即發起妄心求菩提故名菩提心。故起信云。云何熏習。起淨法不斷。所謂以有真如法故。能熏習無明。以熏習因緣力故。則令妄心厭生死苦。樂求涅槃。以妄心有厭求因緣故。即熏習真如。自信已性。知心妄動無前境界。修遠離法。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。種種方便起隨順行。不取不念。乃至久遠熏習力故。無明則滅。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。心無起故境界隨滅。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。名得涅槃成自然業等。此則棄妄成真。發起妄心。求起真覺。即真妄為異也。而實離真無妄。妄體即真。以不覺者即本覺故。是非異也。
四明相狀者。發菩提心之相狀有二。一明行位相。二辨功用相。行位相狀者。長耳三藏云。初習種性發心有三。一假想發。二輕想發。三信想發。初假想發者。由三種力。一善友力。謂善知識。二行力。謂受律儀。三法力。通別二因。通謂如來藏內熏之性。別謂信等五根。由此三力。假起求菩提想。自利利他漸次修習。譬如輕毛無所倚著。名輕想發。後漸漸修。信心澄淨得入十住。名信想發。起信論云。發心有三。一者信成就發心。二者解脫發心。三者證發心。初信成就發心者。謂不定聚眾生。有熏習善根力故。信業果報。能起十善。厭生死苦。欲求無上菩提。乃至云。經一萬劫。信心成就故。諸佛菩薩教令發心。或以大悲。能自發心。或因正法欲滅。以護法因緣。能自發心得入十住。此則同前信想發心也。本業經云。是信想菩薩。於十千劫。行十戒法。當入十信心。入初住位。即發心住也。仁王經云。習種性有十信。已超二乘一切善地。起信又云。發何等心。略說有三。一者直心。正念真如法故。二者深心。樂集一切諸善行故。三者大悲心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。乃至云。菩薩發是心故。則得少分見於法身。以見法身故。隨其願力。能現八種。利益眾生等。二解行發心者。當知轉勝。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。於第一阿僧祇劫。將欲滿故。於真如法中。深解現前。所修離相等。三證發心者。從淨心地。乃至菩薩究竟地。證何境界。所謂真如。乃至云。又是菩薩發心相者。有三種心微細之相。一者真心。無分別名。二者方便心。自然遍行。利益眾生故。三者業識心。微細起滅故等。二辨功用相者。維摩經云。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。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華嚴七十八云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種子。能生一切諸佛法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良田。能長眾生白淨法故。菩提心者由如大地。能持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由如淨水。能洗一切煩惱垢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大風。普於世間無所礙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盛火。能燒一切諸見薪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淨日。普照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明燈。能放種種淨光明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淨目。普見一切安危處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大道。普令得入大智城故。菩提心者。由如正濟。令其得離諸邪法故。乃至云。善男子。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則已出生無量功德。普能攝取一切智道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。何等為五。所謂。火不能燒。毒不能中。刀不能傷。水不能漂。煙不能熏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得一切智菩提心藥。貪火不燒。瞋毒不中。惑刀不傷。有流不漂。諸覺觀煙。不能熏害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無橫難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得菩提心解脫智藥。永離一切生死橫難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持摩訶應伽藥。毒蛇聞氣即皆遠去。菩薩摩訶薩。亦復如是。持菩提心大應伽藥。一切煩惱諸惡毒蛇。聞其氣者。悉皆散滅。
第五明行願者。顯揚云。世俗發心者。為對智者前。發弘誓願。乃至云。我從今日發無上菩提心。為欲饒益諸有情故。從今已往。凡我所修六波羅蜜。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。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。和合出家。願尊證知。我是菩薩。毘盧遮那疏云。發菩提心者。謂生決定誓願。一向志求一切智智。必當普度法界眾生。此心由如幢旗。是眾行導首。由如種子。是萬德根本。若不發此心。亦如未託歌羅羅。則大悲胎藏。何所養育。又云。日喻本淨菩提心。即是毘盧遮那自體。月喻菩提行。白月十五日眾行圓滿。喻成菩提。黑月十五日眾行皆息。喻般涅槃。中間與時昇降。喻方便善巧等。發菩提心經云。若菩薩親近善知識。供養諸佛。修習善根。志求勝法。心常柔和。遭苦能忍。慈悲淳厚。深心平等。信樂大乘。求佛智慧。若人能具如是十方。乃能發於無上菩提之心。復有四緣能發是心。一者思惟諸佛。二者觀身過患。三者慈愍眾生。四者求最勝果。一思惟諸佛者。三世諸佛。初始發心具煩惱性。亦如我今。發大明慧。於無明㲉。建立勝心。積集苦行。度生死海。捨身命財。求一切智。今皆成就。若此菩提。是可得法。我亦應得故。發菩提心。二觀身過患者。自觀我身。九孔常流臭穢不淨。生厭離故。又觀五陰四大。俱能興造無量惡業。具貪瞋癡無量煩惱。如泡如沫念念無常。求捨離故發菩提心。三慈愍眾生者。見諸眾生。無明所縛。眾苦所纏。集不善業。受大劇苦。捨離正法。信受邪道。沒煩惱河。不求解脫。轉造眾惡。愍念彼故。發菩提心。四求最勝果者。見諸如來。相好莊嚴。有戒定慧。知見清淨。十力無畏。大悲三念。具一切智。憐愍眾生。常住法身。清淨無染。為修習故。發菩提心。又云。發菩提心者。先當堅固發於正願。所謂四弘誓等。立志堅強。作大要誓。常修正行。所謂六波羅蜜等。故此佛剎經中。虛空王立誓云。對於大眾前。我發菩提心。誓度諸群生。皆離於眾苦。願從今已後。若我有染污瞋恚嫉妬心。並我慢貪愛。是欺誑十方及現在諸佛。乃至云。由斯誠實言。地動六種。我若不實語。四大互遷易等。又發菩提心經云。立決定誓。有五事持故。一者能堅固其心。二者能制伏煩惱。三者能遮放逸。四者能破五蓋。五者能勤修行六波羅蜜等。若具如是誓願。堅固勇猛修施戒忍進定慧慈悲喜捨無有退轉。是名真發菩提心也。維摩經云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也。
菩提心義